这个问题你让二十来岁的小伙子和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来回答,答案肯定不一样。
因为思维方式不同,社会阅历也不同,考虑问题的角度也就不同。
以我离职前的思想斗争内容和经历总结如下:
1)后顾之忧
很多二十岁的小伙子没有结婚,没有家庭负担,不管走哪条路,都是新的起点,即便是错,也有试错的机会,也不会更多牵扯家庭;但四十岁的中年人不一样,上有老,下有小,有房贷,车贷,燃气水电费,闭上眼全是要花的钱,但凡一个月没有收入都可能活不下去。房子也可能因为还不起贷款而被收回。因此很多四十岁左右的国企底层员工不敢离职就是后顾之忧太多。
2)学习能力
人到四十,学习能力和精力绝对比不上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同时还要照顾家庭,往往想学点新东西而感觉心有余力不足。
还有就是长期舒适圈养成的习惯,或者说是常年固定圈子形成的封闭,与外界形成了脱节,只知道自己专业领域的那些事,外界很多新生的事物不知道或者是无法接受。我刚从单位离职这一个月,感觉真的是完全已经和社会脱节了。
从原单位离职,特别是从国企离职,大多数人都不会想再从事老本行,那么就要重新选择行业,就必须要去学习新东西。进入一个未知的全新领域,并且从零学起是很难的,也需要投入很多时间和精力的,40多岁一个是精力不足,一个是惰性增强。所以很多四十岁左右国企底层员工不愿去学习。
3)新的环境
在一个单位十几年,别的不说,至少人是认识的,环境是熟悉的,做事的套路和方法是固定的,而到了一个新的工作环境,必须去接触认识新的人,了解新的规矩,去摸索新环境里的圈子,能不能融入新的环境和圈子还都不一定。
中国是一个讲人情世故的国家,中国的企业文化更是把人情世故展现的淋漓尽致,常年混迹国企的都知道其中的套路,都养成了一种“不参与,不积极,不主动”的处世哲学,但是到了新环境下必须要融入,否则仍然是没有立足之地。“三不原则”与新环境下的社交现实便产生了冲突。融入一个新圈子的过程是很痛苦和漫长的,可能碰壁,可能被孤立。所以深谙此道的老油条们大多不愿去尝试。
4)身体因素
40多岁是人身体素质的一个分水岭,其实现在的社会,35岁基本就是身体健康的分水岭了,人过40,明显感觉身体素质下降非常快,各种身体毛病大多集中在这个时间段出现,很多人都是担心“创业未半而身体先废”,于是也就没了创业的动力,安慰自己“算了,40岁了,身体扛不起折腾了”。
这其实就是我离职前所考虑和纠结的所有问题,估计也代表了大部分想离职的国企底层员工的想法。
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更多企业管理资料,添加 微信:boc855 备注:企管!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uoyang58.com/2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