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十五放生最灵验,放生的由来

经常在网上看到一群群的善男信女无冬历夏的在各地放生各种小动物,规模有大有小,有的是自己放生,有的是团体组织放生。

初一十五放生最灵验,放生的由来

(集体放生现场)

对此网友们也是各抒己见,褒贬不一,我的态度就是:放生要随缘,不能带有目的性!

放生的由来

《吕氏春秋·异用》记载:“汤见祝网者,置四面,其祝曰:从天坠者,从地出者,从四方来者,皆离吾网。汤曰:嘻!尽之矣。非桀其孰为此也﹖汤收其三面,置其一面。”

猎人四面围网,并祈祷所经猎物都能被其网网住,仁商汤看到后说:此等贪婪的做法与夏桀的作为有何区别?于是下令去除三面,仅存一面。体现了当时统治者用放生替代杀生的仁义行为,更易获得民心!

初一十五放生最灵验,放生的由来

(商汤网开三面典故)

《列子·说符》记载:“邯郸之民,以正月之旦献鸠于简子,简子大悦,厚赏之。客问其故。简子曰:正旦放生,示有恩也。客曰:民知君之欲放之,竞而捕之,死者众矣。君如欲生之,不若禁民勿捕;捕而放之,恩过不相补矣。简子曰:然。”

邯郸的百姓捕捉斑鸠,在正月初一这天献给晋国大夫赵简子,赵简子也因此经常厚赏百姓,之后再放掉斑鸠。有个门客好奇问之,简子说:初一放生,可以展现自己对百姓的恩典。门客说:百姓知道您的喜好,便会争相去捕鸟,过程中误伤误死的鸟不在少数,如果您真的希望鸟儿可以自由自在,不如直接下令禁止捕鸟,如果只是走形式,捕了以后再放生,实则功过相抵,得不偿失呀!

初一十五放生最灵验,放生的由来

综上可见,早在春秋战国之前,君王就有通过禁捕和放生等行为体现仁爱慈悲之心的事迹,更以此获得百姓的爱戴与拥护!

到了汉朝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逐步成为社会主流思想。而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以孔子的思想作为总指导,即以“仁”为核心思想,以“仁义礼智信”为主要行为准则。

孟子·公孙丑上:“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孟子.离娄下》:“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对仁的理解,就是一种始于同情和怜悯之心的情感。只有仁者才具有爱护他人,礼敬他人的举动。

初一十五放生最灵验,放生的由来

《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意思是,孔子曾经说过:最先开始用俑(古时仿人的木偶或土偶)作为陪葬的人,他应该没什么福德可以延续后嗣吧!

更加证明了,自古以来悲悯和仁慈之心一直是统治者贯穿始终的核心价值观!

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的大肆盛行,佛教思想也逐渐深入百姓心中。佛教思想的核心内容是“戒、定、慧”,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其中,戒是指完善道德品行。持戒,强调止恶行善,即做应该做的,止不应该做的。佛家强调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杀生排第一位,这与我们自古传承的仁爱和悲悯思想不谋而合,也成为统治阶级修身治国的方式之一。

初一十五放生最灵验,放生的由来

(佛教五戒)

自南北朝以来,许多帝王就开始颁布多种禁捕、禁狩、禁烧令,《放生慈济法门》在序言中也写到:“儒冠五常谓之仁,释御四等谓之慈,皆恶残去杀,推惠广爱之谓也。然后果五福之曰寿,证四德之曰常,实唯不杀,放生之大统也。”这是以放生融合了儒家的“五常”和佛教的“四无量心”。

放生池的出现

放生的活动是基于众生平等的慈悲精神以及轮回的因果观念。放生活动在中国较大规模的出现是在南北朝时期,南朝陈天台山智顗(yǐ)大师,见渔民捕鱼,心生怜悯,于是上奏皇帝,以百里始丰溪做为天然放生池,严禁捕捞,带头捐助渔民并积极引导渔民弃业改行,一时大改民风习俗,中国首个放生池由此诞生!

初一十五放生最灵验,放生的由来

(智顗大师,538-597年)

而后,隋唐时期放生习俗和放生池大量兴起,大智度论》云:“诸余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不杀第一”。宋以后,放生池逐渐成为寺院标配,一般为人工开凿的池塘,体现了佛教“慈悲为怀,体念众生”的心怀,让信徒将各种水生动物如鱼、龟等放养在这里。信徒放一次生就积一次德,象征了“吉祥云集,万德庄严”的意义。

放生的现状

如今,互联网发达的今天,经常可以在网络上看到放生的视频,有的是放生者自拍,有的是新闻事件。放生者自拍无非就是记录自己放生的流程,时间、地点、人物、过程,好起到感化他人的作用,而新闻事件也多是由不当放生产生。

比如,一女子放生2.5万斤非洲鲶鱼,死亡2万斤,执法人员打捞10余天,最后女子被起诉。

我想问:2.5万斤,你放生前考虑过水域的承载量吗?你调查过鲶鱼的品种和生活习性吗?

初一十五放生最灵验,放生的由来

(工作人员捕捞死鱼现场)

比如,一女子买梭子蟹孝敬奶奶,奶奶不忍心吃,放生到公园人工湖中,还有的人偷偷跑去海南的海边放生几百条陆地蛇,有的人将鲤鱼等淡水鱼放生到海里,有的人将陆龟放生到湖中,有的人在北方放生热带鱼品种。

我想问:放生前你们有思考过他们的品种和生活环境吗?有想过他们所谓的“回头致谢”“舍不得离开”实际上是因为环境不合适吗?

比如,有的人放生清道夫福寿螺,巴西龟,赤腹松鼠鳄龟鳄雀鳝等外来入侵物种。

我想问:清道夫、巴西龟抢占本土鱼、龟品种的生活区域,致使本土鱼、龟物种减少甚至灭绝!福寿螺啃食水稻幼苗导致粮食减产!鳄龟和鳄雀鳝没有天敌,使得生活水域鱼虾绝迹,严重破坏了本土生态环境!赤腹松鼠啃食树皮,使林木生长受限!难道本土的物种不是生命?一命换一命就是所谓的善举?

初一十五放生最灵验,放生的由来

(放生不当,破坏生态)

更有甚者甚至放生矿泉水和牛奶,说什么被开过光,里面承载着多少的“生命”,真的是五花八门,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们做不到的!

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各朝各代的放生基本是以“护生”为原则,以维护当地的本土水域和本土物种为己任,就算是寺庙放生池也是放生本土物种,且是掌握在寺庙内部的可控范围内,基本都不会造成次生灾害!

而当下的放生属实是严重变味的放生,是盲目的,愚昧的,不计后果的,走过场式的,甚至是商业化的行为。

现今很多放生的人都误解了放生的意义和本质,致使放生成为一个浮于表面,掩耳盗铃式的自我感动过程,甚至还因此促生了一条“放生产业链”!

初一十五放生最灵验,放生的由来

(大型放生现场)

因为放生者喜欢集体大量采购,因此有的卖家会根据他们的喜好大量养殖或捕捉“热门品种”,且以低价等方式巩固客群粘性,锁定供货渠道。又由于很多放生地点是固定的,于是就出现了“你前脚放,我后脚捞”的场景。还有卖家会根据你的放生计划,提前到放生地点布置地笼渔网,使得很多鱼虾龟蟹成了拥有“事业编”的老员工

且不说养殖的动物有没有野外生存能力?也不说捕捉野生鸟兽会不会触犯法律?就说因为你的“执念”造成了这么多生命被用作赚钱的筹码,就这一点,你放生的意义何在?

初一十五放生最灵验,放生的由来

(代为放生市场需求大)

由于放生市场庞大,现在更是出现了“代为放生”的职业,有人专门在朋友圈和平台将包装自己成“大善人”,然后替那些没时间,没地点,没渠道乃至没诚意的“缘主”进行放生。

还有许多的放生群,专门组织进行放生活动,只要你有需求,有“随喜”,就能替你办事。请问,当一种行为被商业化、流程化,并以赚钱为目的,那些被你放生的生命还有机会得到真正的“救赎”吗?循环可持续的“放、捞”一体化服务,真的是你需要的吗?

从生态环境保护层面来讲,国家是该对放生行为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办法!

初一十五放生最灵验,放生的由来

(福寿螺卵,铲除耗费大量人力、财力)

正如《印光法师文抄》中所说:“买物放生,与布施同,须善设法。勿立定期,勿认定地,勿议定物,随缘买放,生得实益。若定期、定地、定物,则是促人多捕矣。”

放生的目的

当前,之所以大家趋之若鹜的去放生,缘由摆脱不了“亲情”二字!有的是家人生病,有的是事业受阻,有的是运势不佳,有的是心里有亏。大家总想着通过一种简单高效的方法迅速扭转眼下的不利局面,获得一个令自己满意的结果,于是放生便成了不二之选!

初一十五放生最灵验,放生的由来

下面是一段放生的宣传文案:

放生就是救命,放生就是还债,

放生就是救急,放生就是慈悲,

放生就是觉悟,放生就是实践,

放生就是积极,放生就是方便,

放生就是改命,放生就是解冤,

放生就是消灾,放生就是治病,

放生就是救亲,放生就是延寿,

放生就是福善,放生能助西方,

惟有放生,功德最为无量无边。

我们一辈子行善的愿望,

可以在短短一天的时间内满足实现,

千千万万人累积善事的功德,

我们自己一个人便可单独成就!

看完这段文案,放生的“效果”如此之好,直中需求者的下怀,谁能不心动?谁不想试一试?

初一十五放生最灵验,放生的由来

(《大智度论》藏于大英博物馆)

<<大智度论>>云:“诸余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不杀第一。

不杀的范围可不止局限于放生。不因食欲去宰杀,算不杀,不因职业去屠杀,算不杀,不因救治无望而放弃,也算不杀。只要你没有想要杀生的念头和欲望,只要你曾为了维护其他生命而做出努力,这都在不杀的范畴内!

退一步,就算放生,那也是上班路上你遇到的那只翅膀受伤的鸟,是那只丛林探险时见到的腿脚受伤的鹿,是那条海边度假时礁石搁浅的鱼。是天时地利人和之下,你无意间有缘见到的动物,绝不是怀揣某种目的,去有意为之的商业表演过程。

初一十五放生最灵验,放生的由来

(野外被救助的小鹿)

佛教还有一个概念:“功过不相抵”,大意是一个人的一生,功是功,过是过,不消失,不转嫁,不抵消!不然,恶人就会变得有恃无恐,做完坏事,多放生几条鱼,多捐一些善款,罪过就可以全部抵消了!

如果善恶可以互相抵消,那么就不会存在地狱,不会存在六道轮回,因果也都没有了意义!

疾病,贫穷,短寿,潦倒,破财等等,这都是前期恶因结出的恶果,没有哪种渠道可以让你快速摆脱,就算你从今往后只做善事,善果也要等你受完惩罚后才能享受!

正因功过不相抵,才时时刻刻提醒人们,害人的事情不要做,伤人的话语不要说,咒人的念头不要想!

初一十五放生最灵验,放生的由来

(凡事三思而后行)

结尾

放生也是需要智慧的,需要理解他的本质,掌握恰当方法,如若不然,甚至罪过会比做好事的功德还要大,真的是得不偿失!

放生,它不仅仅是一个过程,更是一种激发民众产生慈悲心的渠道!

放生的初衷是不捕捞、不杀生,让它们可以平稳的度过此生!

放生是发自心底的善念,不是抵消过失的工具!

消除你想杀生的邪念,

扼制你做杀生的行动,

从思想的根源上改变你对生命的态度!

这才是放生的终极目的!

初一十五放生最灵验,放生的由来


更多企业管理资料,添加 微信:boc855  备注:企管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0494068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uoyang58.com/29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