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职场人的中年危机”不少同学都有耳闻,说实话,小翅膀也担心自己35岁的后路呢……网上有一些内容其实是在制造焦虑,但是过了35岁,在职场确实也会面临一些危机。我们的关注点应该是:35岁后我要做什么?如何才能避免这个危机?有一位上岸学员,给出了他自己的答案。
“我到底想要什么?到了35岁了还有必要考CFA吗?还值得为此花大把的时间吗?”这些问题,他都有考虑过。今天分享的持证人,从35岁开始考CFA,37岁拿下CFA和FRM证书,希望他的经历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得到一些启示。下面的内容是他的自述:
首先, 我自己就是35岁开始考CFA的,参加了2013年12月份的一级考试,那时候正好35岁。然后2014年6月份考二级,2015年6月份考三级,这中间,2014年12月份参加了FRM1,2级考试,侥幸都一次通过。在37岁,我考下来CFA和FRM。从准备到持证CFA,两年是理论上最短的时间,还好我做到了。尤其是像我这样零基础的中年人,期间的各种辛苦,那真是谁考谁知道。
我当时工作的公司是世界第一大主动型共同基金,我的岗位最开始是技术管理,2015年转岗公司的核心投资研究管理岗位,再之后和朋友成立金融职业培训机构。这一路,的确倚仗了CFA证书很多,对于我个人来说,35岁开始考CFA证书是个非常明智的决定。
我还记得,最开始考CFA的初衷,其实并不是要转行。毕竟35岁了,转行这种决定除非是有刚需,比如原来的行业混的不舒服,但我当时并不是这个状态,年薪差不多100w, 在二线城市算是不错的。
和CFA的缘分开始于和公司亚太总经理的一次谈话,在亚太香港的总部总经理的办公室里。那时候加入公司不久,第一次和总经理开一对一的会,在他的身后有一个很大的证书,我当时也没太留意。
谈话中,我问他,如果想让技术更好的服务于业务侧,技术团队最需要做什么?他跟我说,你们越了解业务,就可以越好的服务业务。我又问,那我们从什么地方开始呢?他指了指身后的证书,告诉我,这算是个好的开始。
于是,我第一次知道了CFA,当天晚上就报名参加了一级考试。从这一天开始,我和CFA结下了缘分,CFA也开始深深的影响我的事业和生活。
当然, 这只是我个人经历,稍微特别,不能做为回答这个问题的普通逻辑。回到这个问题本身,先分解下这个问题:
一是CFA证书是否有必要考?
二是35岁这个略显尴尬的年龄,是否还值得牺牲大部分工作外的时间来准备?
CFA证书是否有必要考
先说说第一个吧,简单的答案是,如果你的职业发展和金融尤其是投资领域相关,值得考,很值得考,非常值得考。
不用说别的, 当我做为投资研究部门总监面试候选分析师的时候,如果对方有CFA证书,或者哪怕只考完了二级, 我的大部分问题其实都不太需要问了,立刻有加分。因为做为共同基金的投资研究部门的大部分工作用知识,CFA都很好的涵盖,既然通过了考试,那我就很有信心候选人至少不是一知半解,因为我深知CFA考试考得有多么接地气,有多么细致,于是立马有觉得候选人是同行的感觉,是一伙的。
CFA整个体系看下来,对于金融投资领域的边边角角都有涉猎,其中的知识体系在金融行业的各个类型公司都能找到用武之地,不仅是共同基金, 还有对冲基金,投资银行,商业银行等等,甚至是审计工作都可以体现这套体系的价值。
我不能说考取了CFA就能成为投资领域的大师,但是CFA可以带你系统地进入这个领域。我的切身感受是,我可以看懂任何想看的金融投资类书籍了,不会像之前那样,看这类书,翻上几页,就被几个专业名词吓跑了。有了这个看书自由的能力很重要,就好像拿到一把开启新世界的钥匙,当厚厚的大部头书能流畅的阅读了,那感觉很爽。
在我看来,学习CFA的过程,是一次对自己的历练,是一次进化的过程,是一次重新认识这个世界的过程。远得不说,这套知识在手,你甚至可以更好的理解刚刚发生的俄乌战争,更好的理解各个国家在这个过程里起到的作用,也不用去查百度就可以明白SWIFT为什么是大杀器。
35岁还有必要考CFA吗
再说说35岁这个事吧。我常常会看到各种文章去讲中年危机,这种论调在我之前从事的IT行业更甚,经常会看到类似于35岁是个坎,过了35还上不了什么等级就是待宰的羔羊之类的话题。
客观的说,这些话有些道理的,虽然不能绝对。的确有这个现象,假设就说,这个话是对的,那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躺平待宰或者混日子?其实,很多人到了35岁,确实只能选择躺平和混。在这个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龄,很多人早就没有了当年的热情澎湃,激情慢慢被生活磨平,就算有激情,想抽出时间学习改造自己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是啊,就是这么尴尬的境地。
我很喜欢《闻香识女人》这个电影里的一句话:“我常常面临选择,我也从来都知道哪个是对的,但是我从来都不选那个对的,因为太难了”。
是啊,太难了,在考试的那两年里,白天的工作很忙,回家还有孩子吵着和你玩,有时候还要应酬。我准备考试的时间,大致是从晚上九点开始,到凌晨两三点钟结束,坚持了整整两年。
我还记得我去英国出差,考前一周,拎了一个巨大的箱子,里面全都是备考的资料,光笔记就厚厚的十本,而带去的衣物杂物放在另一个不算大的手提包里。
那时候,在疲惫想放弃的时候,我心里一直这么劝自己:要给自己多一个选择。于是,生活真的给了我更多的选择。如果你有得选,也想选,35岁对你来说不算一道坎,考CFA必不必要也是你说了算。
更多企业管理资料,添加 微信:boc855 备注:企管!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uoyang58.com/31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