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是什么意思(寡人是什么意思解释)

#历史开讲#

经常看古装电视剧的小伙伴可能会发现,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很多君王在称呼自己时都会说“寡人”,但之后的历代君王却称呼自己为“朕”。

为什么秦始皇会把“寡人”改成了“朕”呢?这里面有什么深意吗?

寡人是什么意思(寡人是什么意思解释)

秦始皇

什么是“寡人”

其实,秦始皇之所以这么改,还是要从先秦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朕”字本身具备的历史文化意义两方面说起。

提到“寡人”一词,我们大多数人都会认为它是君王谦虚的一种自称。

但实际上,古代“寡人”有着“至尊”的意思,“寡人”就是高高在上,尊贵无比的人,可不是什么谦虚的自称。

因此,在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王都会自称“寡人”。

寡人是什么意思(寡人是什么意思解释)

诸侯王

不过,“寡人”一词也不是诸侯王专用的,生活中很多人都在用,连士大夫也能自称“寡人”。

像《世说新语》中就记载着,太尉王夷甫在给别人说自己女婿时,就用的是“寡人女婿”一词。

其次,有些诸侯的夫人也会自称“寡人”。在《诗经》中,卫庄公的夫人庄姜就自称为“寡人”。

寡人是什么意思(寡人是什么意思解释)

诗经

所以,由于“寡人”一词谁都能用,无法体现出秦始皇的气势,所以秦始皇就把“寡人”改成了“朕”。

“朕”的特殊

那为什么要选“朕”而不是其他词呢?这还得从“朕”字本身具有的历史文化意义说起。

“朕”字其实很早就出现了,尧舜周天子等厉害的君主都用过,所以“朕”字就带上了君主的威严。

寡人是什么意思(寡人是什么意思解释)

先秦时期

其次,虽然在先秦时期,有:余(予)、朕、我、吾、卬、台等6个第一人称代词。

但“余”“我”和“吾”不是纯粹的代词,而且用的人也较多;“卬”和“台”又早就消失了。

所以秦始皇就选了“朕”这个字。虽说“朕”字在当时的口语中也已经消失了,但书面语中还在经常使用。

因此,皇帝用起来既不会影响百姓们的正常交际,也不会让百姓犯了忌讳。

最后,从“朕”的字形结构来看,它是“月”和“关”两个字组成的。

寡人是什么意思(寡人是什么意思解释)

甲骨文:朕

在甲骨文中,“关”字的形象是人的双手捧着一根类似权杖的东西,代表着一种至高无上的权力。

而“月”和“舟”字是一样的,是一个小船的形象。在过去以涉猎为主的社会里,乘坐小船满载而归就可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所以,舟也有财富的意思。

综合起来看的话,“朕”字既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和财富。也适合秦始皇的身份,所以始皇帝就用了“朕”这个字。

千年的“传承”

从秦始皇将“寡人”改为“朕”之后,因为“朕”字本身带有的专属色彩,和它所象征的权力和财富,两千年的封建王朝中历代皇帝就一直以“朕”自称。

寡人是什么意思(寡人是什么意思解释)

皇帝

皇帝也在用“朕”和其他人做区别,时刻提醒自己,身为皇帝所具有的肩负着治理天下,安抚百姓的重要职责。

这就是“朕”的故事了。

如果你喜欢我的分享就给我点个关注点个赞吧,以后会分享更多的精彩故事。

(图片来源于网络)

更多企业管理资料,添加 微信:boc855  备注:企管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0494068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uoyang58.com/32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