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过小画书《三毛流浪记》的人估计不是很多,也叫连环画,小人书。它是在上海流行起来的,大约在七十年代,它是那个年代儿童读物的宠爱,看过的都是满满的美好回忆。很多的历史故事都以小人书的形式表现出来,是文学和绘画完美结合后产生的新艺术形式。比如有《草原小姐妹》,《西游记》、《三国演义》,《放牛娃王二小》等很多很多。

给人印象深刻的还是《三毛流浪记》,是著名漫画家张乐平先生的漫画名作,讲述了孤儿三毛的辛酸遭遇。从沿路乞讨,食不果腹饿肚子,寒冬衣不遮体,到从军打仗等发生的有趣的各种小故事,表现了三毛这个小孩即辛酸,又无奈,又可笑,又可怜的各种心理活动,又像是卓别林式的阿Q精神。

什么叫卓别林式的阿Q精神,看过国外著名笑星卓别林的电影都知道,《三毛流浪记》就是类似他的翻版,只不过一个是大人,一个是小孩,都是表现在社会底层人物的无奈挣扎,却又无可奈何。还有鲁迅先生的名作《阿Q正传》,文中的阿Q精神得以传扬,是以精神胜利法击败一切,来自我安慰,自我解压。这三者极其类似,当人们看过哈哈一笑之后,却不会分析背后的深层原因。

回到《三毛流浪记》,由于大人小孩都喜欢,漫画也被多次翻拍成了真人演的电视剧,电影,并引起轰动。其实三毛在现实中是有原型的,只不过早已惨死在了路边。
当时作者张乐平下班经常路过一个胡同,当时是寒风凛冽下着大雪的冬天,他经过胡同时,看见墙角有三个蜷缩成一团的小孩,衣着单薄,瑟瑟发抖,就像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样。张乐平看到这样,心生怜悯,有心帮助,但基于当时的社会条件,根本就是有心而力不足,只能叹气离开。

等到第二天再去看时,却发现其中两个已经身披白雪离开了人世,另一个也不知去向。看到这一幕,他深深懊悔,一下就刺激了他的神经,他要以漫画的形式表达对当时社会的不满,经过仔细斟酌,在主角的头上画了三根头发,从此,《三毛流浪记》小画书诞生并发行。
《三毛流浪记》的法文版也在漫画专业书店和文学书店上架销售,并把张乐平称为“三毛之父”,成为一批人童年的美好回忆。
更多企业管理资料,添加 微信:boc855 备注:企管!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uoyang58.com/33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