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击机10(歼击机10C)

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歼-10从来没有参与过实战,所以所有对实战的说法就全是推测了。但即便是推测,咱也要做那个推测的看上去有点道理的那一个。

先明确一点,歼-10有四个衍生型号,最先进的则是歼-10C,所以以下的推断都是基于歼-10C来做出的推测。

如果是从飞机的机动性来说,歼-10C并没有比歼-10A更优秀,但从超视距战斗的角度,歼-10C可就比歼-10A强太多了。也就是说,歼-10C加强的那些部分都属于多任务、超视距战斗,至于到了视距内的战斗,歼-10A不比歼-10C的水平差。

如果说歼-10的起点,那就是踩在美苏的肩膀上进行设计的一款飞机了,可以说是中国最接近世界顶尖水平的一款飞机。在中美蜜月期,中国的设计师可以借着超七计划的机会,去到美国罗斯洛普格鲁曼进行学习,虽说没机会捞到F-16看一看,但基于F5E发展出来的F-20却被看个通透。接着苏联解体,俄罗斯军火商为五斗米折腰,就让中国设计师也得到了去米高扬设计局仔细观察米格-29的机会。接下来,以色列的幼师(Lavi)这个源自美国F-16的飞机设计方案也成为了参考对象。

歼击机10(歼击机10C)

也就是说,歼-10的设计基础可以算是博采众长,而且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次博采众长,所以歼-10的起点就真不低了。现在来看,如果说是遗憾的事情,可能就还是在设计飞机时还是照顾了当时中国工业基础的现实,所以歼-10的空重就比较大了。与F-16相比,差不多大的尺寸,但重了差不多一吨。由于歼-10早早就机体设计定型了,所以这个胎里带的遗憾也就要一直带下去了。

按照现在空战发展的规律,飞机最关键的空优作战指标就是超视距战斗。如果真是实战中,能够超视距解决的事情,就不可能放到视距内解决。也就是和平时期,才有近距离接触对手飞机的机会。反而是在和平时期,近距离内的机动性才是一个被人关注的事情。到了真是几秒定生死的实战中,远远确定了对手的数据,那肯定是远远的打掉最符合作战要求了。

所以在实战中,四个指标决定了战机超视距的水平,一是自己的RCS数值越小越好,二是自己的雷达(包括体系支持)越先进越好,三是携带的空空导弹性能要不浪费雷达的性能,能在雷达捉住目标的时候解决问题。这三方面都能做好了,那么实战时候就有了物质基础。最后就看第四个指标,也就是飞行员的经验和技术了。所谓见多识广,飞行员如果训练得法,对任何场景都能立即用可以称为是“条件反射”的合理方式处置,这也会是成功最关键的一环了。

歼击机10(歼击机10C)

歼-10C与歼-10A最大的区别就是采用了DSI进气口,按照网上的说法,这是一种减小RCS的设计,并且还改善了歼-10C的进气效率,让国产功率更大一些的涡扇-10发动机可以全功率工作。如果网上的那些说歼-10还使用了价格不菲的吸波涂料的说法为真,很显然中国在歼-10C的隐身上面还是做足了功课。但问题是,如果歼-10C如果挂满了弹药出勤,那么这些弹药造成的隐身破坏,就已经将前面说的那些隐身方面的改进全掩盖掉了。也就是说,歼-10C只能是一架中规中矩的轻型非隐形战机,并不能从缩小RCS方面获得什么便宜。

接下来就是航电设备,尤其是雷达的性能是不是先进了。在现代化战机上一个有意思的趋势是,使用的雷达要越先进越好,但在实战中,这个越先进越好的雷达却是能不开机就不开机。也就是说,此时战斗机迎敌的策略是尽可能地利用体系作战带来的加成,降低因为雷达主动开机带来的风险。很显然体系作战就超出现在说的歼-10的实战性能的范畴了,因为如果是依仗体系作战,歼-10只要安装一套值得信任的数据链系统,可以源源不断从体系中其他平台获得敌情数据就行了。

但如果失去了体系的帮助时,歼-10C就要依靠飞机上装的这些航电设备了。目前来看,飞行员使用的这套人机界面设备是与F-16这样的世界名机处于一个水平线上,大幅的液晶显示屏,头盔全景系统,语言管理系统,基本上是该有的都有了。

歼击机10(歼击机10C)

但对于雷达,我反而是心存疑虑的,这倒不是说歼-10C使用的AESA雷达不够先进,我疑虑的是歼-10C在接获雷达搜索的数据后,后台处理的水平够不够。按照美军的说法,现在的先进飞机系统,完全就是一个能够飞上天的计算机系统。至于雷达,这只是计算机系统获取外界态势的一个传感器而已,重点是后台对所有传感器传回来的数据的处理才是战机先进不先进的关键。

很显然,现在“AI+机器学习”已经是军事领域最前沿的发展热点,战斗机必然会在这方面不能落后了。但我们都知道,“AI+机器学习”的背后,实际上就是算力,用更快的速度学习、判断才是“AI+机器学习”真正发挥的地方。此时,软件算法可能不是中国弱项,但在算力上面,可就是中国无法避免的一道坎了。

比如,敌人也是使用AESA雷达,将雷达特征隐藏到了一个很宽的频率带宽中。AI能不能用最快的速度识别出来对方雷达的特征,从而确认对方飞机的存在,甚至可能借此快速定位。此时,实际上就是在比较飞机的计算机系统的水平高低了。别忘记了,中国当下正面临最严厉的芯片限制,如何得到高水平的芯片,组成高水平的计算机系统,完成高水平的“AI+机器学习”对战斗的帮助就成了一道坎了。也就是说,如果只有先进的AESA雷达这样很高级的航电设备,却没有真正能发挥出来这些航电设备的后台计算机系统,那么歼-10的水平实际上是大打折扣的。

歼击机10(歼击机10C)

最后就是符合航电水平的远射程弹药了。此时中国网民最兴奋的当然就是,我们有霹雳-15超远程的空空导弹啦。但问题还是回到了那个问题,霹雳-15是没有经过实战检验的导弹,所以到底水准在哪里没人知道。

现在唯一知道的就是,霹雳-15是号称不逊色于欧洲流星导弹的一款空空远程导弹,可以通过数据链来做中途导引。也就是说,歼-10C在发射导弹后,就可以立即做出规避动作,让体系中其他平台与霹雳-15进行数据链传输,控制霹雳-15向目标飞去。当然,此时如果没有体系依靠,就需要歼-10C自己来对霹雳-15做中程引导了。也就是歼-10C的雷达不能关机,需要到达霹雳-15主动寻的雷达开机,并找到目标后,才能做出撤退的动作。

至此,如果一切体系都不考虑的话,歼-10C理论上就是一款中规中矩的四代半战机,除了隐身性外,其他方面至少应该从纸面上达到了F-16E/F的水平。不过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歼-10C使用的飞机控制计算机系统与最新IT技术发展结合方面的疑虑了。但牵一发动全身,一个方面的纰漏,就会成为被攻破的缺口,最后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加入,美国高性能的战机,如果在IT方面获得足够的进步,比如就我前面说的这个“AI+机器学习”方面的优势,可能就会先于歼-10C发现敌踪,有时提前几秒就肯能已经奠定了胜局。

歼击机10(歼击机10C)

更多企业管理资料,添加 微信:boc855  备注:企管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0494068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uoyang58.com/34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