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建设与管理提升(团队建设与自我提升)

点击上方关注“十万个创始人

团队建设与管理提升(团队建设与自我提升)

主笔 / 尚军 责编 / 秦佳

前言

公司有了十几个人以后,大部分创业者遇到的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团队执行力的问题。感觉团队不能很如自己心愿的去执行,目标很清晰、策略也很清晰,但是做起来就是效果不如意。甚至有的时候,感觉明明很简单的一件事,如果自己做三两下就搞定了,但是员工就是很难明白,做起来似乎也不动脑子,也不是很有干劲,需要人反复盯着,一不盯着就大打折扣。

极端情况,创始人会觉得自己就像对付一团棉花,一群人真的好麻烦,所有的措施出去,都是一种深深的无力感,没有效果、没有反馈。于是,创始人开始归因是不是自己管理有问题,是不是自己领导力问题,是不是自己性格有缺陷。开始学习各种课程,但是似乎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似乎有点用,但是总是无法改变公司的团队执行力现状。

其实这种情况很正常,大部分不能简单归因是创始人的问题,创始人相比于普通人已经优秀很多了,很能反思了。团队问题,核心它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因为这是涉及到人的问题,人性是比较复杂的,何况还是各不相同一群人的问题,这群人在一起还会相互影响。既然是复杂问题,就不能简单归因,更不能盲目相信某一种方法可以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何况各个公司的业务、人员沟通、创始人性格、发展阶段都是不同的。

我接触的创业者比较多,看到的各种管理方法、团队工具、领导力工具也比较多,其实没有万能公式,或者某一种方法绝对就好,都有自己的适用前提和边界。我个人觉得,从围绕公司业绩增长、提升团队执行力、打造团队氛围、形成一支有战斗力的团队,需要意识到这五个方面的问题。我按照组建一个公司次第来描述,当然这是五个方面,也不是绝对的先后次序,是时刻都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团队建设与管理提升(团队建设与自我提升)

团队管理是个阴阳太极球,要阴阳结合

创业活动或者团队活动,是各种人在一起的活动,既要做事,还要做人;既有标准化重复的动作,还有个性化创造的动作;既要关注团队中的个体,又要注意个体对整体的影响。

同时,中国人创业,与国外的创业者又不同。比如有人说西方管理的方法和工具应用,其实有两个前提,一个是以基督文化为背景的生人社会文化,鼓励竞争合作;另一个前提是科学的素养,做事情更有逻辑、理性,他们的教育这些年就是按照这种方式,在培养每一个人的看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中国文化有学者说是一种法家为体、儒家为表的文化,当然我个人不是很认同这种说法,我更相信中国文化是各种流派的综合,其中儒家和法家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大一些,至于哪个是体哪个是表,这不是我关心的重点,我只是想说的中国人涉及法和儒两个方面。

法,我理解更像是一种控制,一种标准化、流程化、可复制,一种偏机械态的有助于效率提升的东西;儒,我理解是尊重每一个人,相信每一个人可以教化,一种个性的创造,一种成长、创新、群智涌现的东西。

为什么我觉得这个很重要呢,因为毕竟创业、公司是一群人在一起做事的过程,和很多复杂巨系统一样,需要关注要效率与公平、集中与分散、控制与自由等各方面的平衡。我因为找不出更好的形象比喻,姑且就用易经里的太极球,用阳代表鼓励个性、自由、创造、创新、生物态的方面;用阴来代表强调效率、集中、控制、可复制、机械态的方面。

我觉得用这样一种二元的结构,有助于我们对管理、团队问题有个大致的分类和识别。当你运用一个工具的时候,你需要注意到这是一个偏阴面的方法,还是一个偏阳面的工具。原则不绝对,绝对不原则,这只是一个视角,帮助大家便于识别。当然你可以用你形成的二元、三元的结构去识别团队管理。

团队建设与管理提升(团队建设与自我提升)

提升领导力前,首先需要明确岗位职责,然后是标准化、流程化

对于刚组建的公司,或者业务形态复杂、发展特别快的公司,你首先需要审视阴面,毕竟大家在一起是要创造效率的,公司也是近100年最有效率的组织形态。公司是否有基本的岗位职责,招进来的每一个人是否有对应的岗位,岗位是否有名称、定义,需要的技能、能力是否基本匹配。

再上升一步,我们需要识别公司的标准化、流程化、数字化在什么水平,有没有标准化的动作、有没有标准化的流程。特别是在信息时代当你进一步做大,当用户大幅增加、团队大幅增加的时候,你的战斗团队是否训练有素、是否整齐划一,是否更有效率。没有效率的公司,在商业竞争中不会存活、胜出。

很多创业者遇到团队问题,没有识别自己所处的现状,学习了一些正能量的方法,拿来就应用。如果你的公司基本岗位职责、基本的标准化都没有,那么简单学一些鼓励个性的团队方法、领导力方法,虽然个体能力会上升,但是毕竟人性是复杂的,如果需要更长时间才会转化为公司的效率,那么这个公司也许坚持不到那一天。更不用提其他那些简单工具的团队、组织方法了,“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市面上那些比较鸡血的团队组织方法,比如拿着某宝的组织工具,不适合很多创业公司,在没有了解清楚前提和边界情况下是更不能随便用的。

团队建设与管理提升(团队建设与自我提升)

能力过强、放权不充分的创业者,需要补充下可复制领导力

我个人认为,可复制领导力是提升管理、团队阳面能力,最好的团队方法和工具。对于很多偏生产制造的创始人,特别是一些能力特别强,一路打拼过来,身先士卒的老板,为了公司安全,有些东西会控制,有些权利各种原因没法下放,慢慢的公司就会形成一种偏固化的工作气氛,而且这种结构通常是以老板为核心的。当一个公司形成一种发展结构,后续的发展只会强化这种结构,但是公司更好的发展,一定是需要有更多的核心员工、有责任性的员工,甚至是需要一批中层干部的。

这种时候,就需要打破这种结构,而阳面的工具更有生命力,更适合破局。因为可复制领导的基础是相信好的管理是激发他人最大的善意,在相信人人生而平等、人人生而自由、人人生而潜力无限基础上的对每个人基本的尊重。团队管理也是一样,如果只是简单做事,只是关注绩效,其实是没有关注到事情背后的那个人的,没有关注到又谈何尊重;而员工没有感受到尊重,对他价值的认同,没有获得反馈,他凭什么要给公司尽责、卖力?

当然十万+还有很多阳面的团队工具,比如OSA适合让老板和团队看到彼此的亮点闪现,为信任、共识逐步迭代构建;比如老虎老师的团队工具,可以针对不同的员工,更有效直接地看清并激发他的潜能。

团队建设与管理提升(团队建设与自我提升)

核心干部培养,团队组织建设的捷径

我理解一个公司团队和组织建设,大致是岗位标准化、尊重氛围营造、激活、激励、共生共创几个阶段。而要想更有效推进整个过程,干部培养是整个体系推进的关键要务、关键策略、关键引擎。因为相对于所有人的全面推进,识别和选择有意愿的成长的员工并且重点培养效率会更高。其实销售也一样,最有效的销售路径是关键节点策略,比如招商、加盟等,道理都是一样的。

在干部培养领域,我个人最认同的是十万+桂干老师,他曾经为海尔咨询助力完成千日转型,其中核心工作就是培养一大批管理干部。桂老师长期给大型国内外企业做咨询,系统和工具能力特别强,具有极强的科学思维和素养;同时他是一个感知能力特别强的人。在与人简短的沟通中,他就能感受到那个人的亮点和信念支撑,同时他会让这个人与他所做的工作信念链接,并在自己的心里看到一个更大的可能,甚至给自己一个10倍好的自我形象设定,从而开启自驱式干部成长之路。

团队建设与管理提升(团队建设与自我提升)

使命、愿景、价值观,公司文化的起点

创业,任何问题其实都是相关的,表面上团队、产品、销售、商业模式、战略问题,核心都是与背后的深层次问题相关,而破解这些问题,有时候需要重新审视公司价值定位、公司文化定位。同时,一个公司有没有核心合伙人,有没有一批能战斗的中层干部,本后深层次的问题也与公司的未来有关,创始人的使命、愿景、价值观对公司有责任心、能力的人、价值观正的人产生了召唤,让他们愿意发自内心的跟随创始人一道同舟共济、披荆斩棘。

文化,顾名思义两个字,一个是文,一个是化。文,是要能写出来,毕竟我们生活在自然的世界,也更多的生活在语义的世界。化,是要真正共识,化于每一个人的内心认同,化于每一个人的日常行动。

而创业,就是创始人感受到内心的召唤、若隐若现的看到了一种未来的景象,同时创始人在追求自我的价值实现、人生意义,然后开始召集一帮人开始行动的。而当你召集的时候,特别是召集核心的合伙人、干部时,你需要明确表达出你为什么要出发、你要到哪里去、你是按照什么方式原则去,这就分别是对应创始人的使命、愿景、价值观。而这仅仅在创始人心里是不够的,需要表达出来,需要与团队互识、共识,成为公司的共同使命、愿景、价值观。然后是各种更细的文化表达、丰富、同化。

而对于团队而言,文化的开始建立,会让那些志同道合的有能力的人真正看到光,真正被召唤。

大致是这上面5点,供创业者依据自己的状态,参考、识别。

团队建设与管理提升(团队建设与自我提升)

以上内容取材于“十倍好”沟通

可在“十万个创始人”app→看直播→十倍好创业创新沙龙查看

关注十万个创始人,链接真实人脉,解决创业真问题!

如果您觉得文章不错的话,

真心的恳请您点击文章右下方的点赞

并分享给更多朋友看到!

更多企业管理资料,添加 微信:boc855  备注:企管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0494068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uoyang58.com/4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