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终于结束了。孩子松了口气,父母也松了口气,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暂时告一段落,疲惫的身心得以彻底放松和休息。
在“成绩为重”的学习生涯中,成绩成了父母和孩子之间一道不可逾越的高墙,父母看不见孩子,孩子也看不见父母,久而久之,孩子和父母的心理距离越来越远,矛盾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网上流行的一句话,十分形象地道出了亲子关系恶化的原因和过程“不做作业,母慈子孝,一做作业,鸡飞狗跳。”
太多的矛盾和隔阂是因为父母和孩子的交流总以“学习”为主题:
“作业做完了吗?”
“考试成绩出来了吗?”
“你最近成绩怎么退步了?”
“成绩那么差还玩游戏?”
“我盯着你学习是为了你好!如果高考缺那么几分,到时候哭都来不及。”
孩子自从上学后听得最多的就是父母对成绩的不断要求和唠叨,父母的情绪大多时候都受成绩影响。孩子发现,只有成绩好才能受到父母的夸赞和关注,否则“一切免谈”,即使自己还有很多优点,但只要和成绩无关,就别想获得父母的支持和表扬。
孩子于是把精力放在努力学习上。其结果就是:要么成绩优秀了,但已经听不见自己内心的声音,看不见自己的优点和兴趣,要么成绩还是不佳,绝望地放弃,但却不知自己何去何从,彻底迷失了。
父母和孩子在“努力”这条路上走得太急,太累,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互相对视和交流了,太多的误会和不理解造成了太多的矛盾,令亲子关系不断恶化甚至处于崩溃边缘,明明是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最亲密的人,却成了陌生人和房客。
真的没有机会再修复恶化的亲子关系了吗?
当然有!因为“高考结束后”是一个修复亲子关系的绝好契机。父母如果能好好把握,就能重新把断裂的亲子链接修复好。
不用再谈“学习”了
高考结束了,老师再也不会给孩子布置作业,再也不会提醒家长孩子的作业没做完,或者某次考试成绩退步了。一切都恢复了平静,一切关于“学习”的话题都不用再谈了,避免了很多冲突和矛盾。
这时,父母可以和孩子谈更多学习以外的事,比如:自己的成长经历,工作情况,生活中的各种有趣事物,最近的热点新闻等等。
父母完全可以用一种平和、平等的心态和孩子谈心,不掺杂任何功利和焦虑,孩子感受到了父母的平和,自然就会卸下防御铠甲,逐渐对父母敞开心扉。每一个孩子都深爱着父母,只要父母能放下身段,真诚地对孩子说声“对不起”,孩子一定愿意与父母和解。
不过,这需要一个过程,需要父母付出十分的耐心和诚心,千万不要指望今天向孩子道个歉,明天就能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毕竟十多年的矛盾不可能转眼间就能消失殆尽,只要父母真正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愿意改变,一定能获得满意的结果。

充分尊重孩子的选择
高考分数公布后,就面临着填报志愿的问题。很多父母总是不放心孩子,不相信孩子能作出正确的选择和决定,总认为没有自己的参与,孩子什么事都做不好。
其实,孩子都有自己的思想,都有为自己作决定的权力。如果父母总是干涉,总是剥夺孩子的这份权力,那么孩子不仅会丧失成长的机会,而且也会和父母的关系进一步恶化。
填报志愿是孩子自己的事,不是父母的事。也许很多父母想要给孩子作一个更好的选择,让孩子有一个更好的前途,但是很多时候父母根本没有看到孩子的真正兴趣和优势,而是在随波逐流。
这样做无疑堵住了真正属于孩子自己的发展道路,孩子最终还是无法得到快乐和内心的满足,他们也许会消沉和麻木,也许会“中年叛逆”,付出十二分的努力回到原点,重新开始。
这个过程不仅孩子痛苦,父母也会痛苦,亲子关系将进一步恶化。
高考结束后,父母不妨和孩子一起静下心来,共同寻找孩子真正的兴趣和优势,充分尊重孩子,让孩子独立填报志愿和专业。这样不仅建立了孩子的自信,而且也进一步修复了亲子关系,给孩子一份宝贵特殊的“成人礼”。
“高考结束后”是一个特殊的时间段,是把亲子关系推向崩溃的边缘,还是修复逐渐恶化的亲子关系,取决于父母对自己的觉察和改变。

更多企业管理资料,添加 微信:boc855 备注:企管!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uoyang58.com/4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