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得看企业做到什么阶段?
起步期核心是业务,这时候哪怕财务有点乱,税务上也不太利落,问题不大。 初创的小企业嘛,先干业务。
一来在成长期,财税的合规成本是要远大于合规收益的。 二来税务部门对小企业还是要宽容一些,开始做大了,就必须重视财务,你不重视财务,财务部门可能,联合起来 啊,许多企业老板都被财务坑过,而且业务做大以后,你不懂财务,就看不透整个盘子的数据,就没法做精准的决策。
业务再做大一些,进入成熟期了,必须重视税务,这时候合规收益是远大于合规成本的,某些情况下甚至会远大于你的业务收益。
大多数企业的利润都很薄,你在税务上只要用心那么一点儿,少交的税钱,少交的罚款,加起来的收益就比你拼死拼活接下来的业务单要多多了。
如果继续做大,就必须懂政策,知道业务的未来往哪里走。其实税务的变化方向也是政策的一部分,但凡明事理的,现在应该都能看出来税务政策的趋势啊。
对小企业一定是优惠扶持为主,对大企业和富人,税收征管一定是越来越严格,逃税处罚一定是越来越严厉,再进一步,要能看懂历史大势,历史大势啊,有的时候在政策里。
有的时候不在,如果不在,就要求你得具备超越时代的判断力。
相对应的,财务人员是怎么个发展路径。
最低层级记账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会计,很多财务之所以一辈子籍籍无名,就因为只关心自己那摊数字,稍高一点的,在账务基础之上提供报告分析,也就是管理会计。
再往上一点的监管税务。
注意啊,许多企业那个会计除了平时记账啊,都会管报税,但这种报税行为不属于什么技术兵种,和记账一样,基本不用带脑子,就一板一眼,发生啥业务跟着如实报什么税就完事儿了。
真正有关税务的是要把税务问题前置的某种业务选择哪种计税方式更好,集团的业务链条怎么设计可以达到税收成本最优化,如何确保税收合规,业务合同中应该怎么约定才能在税收政策上更优惠,诸如此类。
如果到了这一步,就意味着你已经不能只是财务啦,必须懂业务,不懂业务的财务可替代性太高,智能时代来临,标准化操作的东西就不需要人工了,许多底层会计可能都要被过滤掉。
只有业务才需要判断,需要人的脑力元素,只有懂业务的财务才可能继续留在市场上。
再往上一步,监管融资啊。许多企业财务部下设两个处室,一个资金处,一个会计处啊,有的还会分设税务处。 资金处通常就是管融资的,企业做大到一定地步,肯定需要外部资金来撬动市场,融资的审批过程需要看账,融资的结果是资金管理,那这些呢,都必然和财务产生联系。
而企业应该什么时候融资,应该融多少资金和项目怎么配套,股权和债权融资怎么选择,这要求你必须懂业务,懂全局。
再往上参与投资决策,许多大公司的投资决策委员会中,财务总监啊,或者总会计师或者cfo肯定是要参与的,要对立项过会提出质询意见,最后还有投票权。不懂业务,不懂市场怎么行呢?
总结一下,不管老板还是财务,要想做好,都必须横向生长啊,向着彼此生长,老板必须懂财税,否则要么被自己人坑,要么吃天价罚单,而财务必须要从技术性泥潭,数字陷阱中挣脱出来。
放眼去看企业的业务,要提高认知,要有全局思维,不要别人说啥干啥,多想几个为什么。
更多财税知识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尤老师讲财税
更多企业管理资料,添加 微信:boc855 备注:企管!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uoyang58.com/5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