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会问一个问题:
什么是衡量卓越管理者的标准?
卓越管理者与普通管理者的不同之处是什么?
卓越管理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具备3个基本的能力,即:洞察力,共鸣力和人格力。
第一:什么是洞察力?
洞察力,它可以用3个I来表示。
(1)影响(Impactful)
“影响”就是看透对企业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的能力。
这对企业来说是最重要的,即对本垒打是否有影响。所谓本垒打,通常指企业最大的利益。但是,在复杂的经营环境中,在利益的基础上还要加上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2)创新(Innovative)
“创新”即超越现在(超出常识)的能力。
(3)执行(Implementable)
“执行”即能够实行的能力。
一般情况下,同时满足这3个要点很难。特别是后面两个,具有创新性、能够执行,与取舍关系很相近。
为什么?通常来看,能够执行的事情大都是平凡的,具有创新性的事情则难以执行(如果容易执行的话,大家老早就做完了)。
不是想当然的事情,而是大家都没有注意的事情。即使看起来很难执行,但若能找到执行的头绪,那就去寻找它。
所以,以超越那种取舍关系的3个I为目标,就成为能否拥有卓越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
第二:什么是共鸣力?
共鸣力可以用3个S来表示。
(1)简单(Simple)
让复杂的事情简单化,让简单的事情标准化,是作为管理者的基本技能。
(2)调侃(Spicy)
要想引发共鸣,传达的信息要简短,有调侃性,也就是副歌要起效果,有故事。这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在团队面临困难或者管理者在处理一些棘手事情的时候,需要通过调侃来缓解团队压力,激发热情。
注意,调侃不是无底线的玩笑!
(3)故事(Story)
这里所说的故事,可以理解成起承转合的结构,也可以是一些让人心潮起伏、有些出乎意料的内容。
不管怎么说,要让团队愿意被故事吸引,愿意去追随领导者实现那个宏大的故事。
好的管理者,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
这3个S,即使愿景再好,前途再光明,如果不能将其很好地表达出来,就不能打动人。一个劲地找借口,来回搬弄各种各样的事情,那是不行的。
无法表达,就不能引发团队的共鸣。
第三:什么是人格力?
除了内容和表现之外,还能看出什么的话,那就是“内涵的人格力”。
从表面来看,也许觉得洞察力和表现力很重要,但是,最能打动人的,依然还是人格力。
很多伟大的管理者有着独特鲜明的人格魅力。
人格力可以用3个P来表示。
(1)视野(Perspective)
所谓视野,是指对事物的看法是否有自己独到的基准。而不是人云亦云道听途说,拥有自己的判断基准的人才让人佩服。
(2)品格(Personality)
所谓品格,是指让人感受到你的人格、品德、EQ和JQ的品质。也可以说,品格是接近于EQ和JQ的资质。
(3)激情(Passion)
所谓激情,是指表现出的热情、认真程度。管理,即使提出了用非常严密的逻辑思考得出的分析结果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依然要看激情,要看这种热情奔淌到什么程度。
管理者的激情会带动和感染团队!
卓越管理者其实是一把火,可以点燃团队的爆发力!
卓越管理者的洞察力,共鸣力和人格力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刻意练习实现的!
更多企业管理资料,添加 微信:boc855 备注:企管!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uoyang58.com/5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