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我打开手机,不论是备忘录还是微信消息,都提醒到——今年的CPA考试开放缴费了。这一次,我竟有点犹豫。惭愧地说,这是我参加CPA考试的第六个自然年了(其中一年因为疫情取消考试)。我还记得2017年夏天备考经济法时的场景,当时小区楼下有辆汽车坏了,警报鸣笛声连续响了好几天,搞得心情十分烦躁。那一年,我的经济法以60多分的成绩飘过。第二年,审计继续以60多分的成绩飘过。第三年,参加工作了,在考前疯狂复习两周后,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再次以60多分的成绩飘过。2020年考试取消后,便没有继续学习。但接下来的会计、财务管理和税法就没有这么好混了,2021年考试以一无所获告终,紧接着便来到了2022年。
回想起来这些年的会计学习,一直有种“不上道”的感觉。本科学校是个理工类高校,会计专业学科建设多少差点意思。不仅如此,我的中级财务会计课程还是大学成绩单里的最低分。之后又因为交换学习,错过了几门专业课程。大四时,在突击复习两周后,居然拿到了一所著名财经高校的保送录取资格。读研时的我确实发现了自己和同学之间会计基础的差距,但这些一方面并不十分影响我的校内课程取得好成绩(依然能够得奖学金),另一方面又并非短短一年时间所能弥补。读研的第二年就进入了找工作的状态,之后便毕业上班了。
在我的工作经历里,普通财务职能部门的工作内容并没有学校里课程或者CPA考试知识那样复杂。作为财务新人,更可能是在从事重复枯燥的基础核算工作。之后,再根据工作表现或部门人员情况逐渐转岗。对于我而言,入职不久,出色的写作能力很快获得了大家的认可,并因此担当起了不少跟“报告”相关的工作。比起核算和做报表,我当然也更愿意写报告。工作三年,工作内容和薪资逐渐达到了毕业时自己的期望。同时,生活状态也一年一个变化,很多时候蓦然一想,几年前所期望的那些事,现在已经全部成了真。
然而,CPA还是进行中状态。今年4月起,我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备考。不得不说,六科里面,我看书最容易犯困的,还是会计。下班回家晚饭后,学习不到10分钟眼皮就打架,便开始了睡或不睡的纠结。然而,看别的书却很精神,这样的事情发生了无数次。几天前,在持续犯困后,我终于决定不再折磨自己——原地放弃,连考试费都要省下来。
之前的学习必然是有收获的,所以也不后悔。已经考过的科目也不可惜,毕竟属于沉没成本。立足当下,把有限的时间花在自己热爱的事情上才更值得。CPA考试绝对不是随便看看就能通过,需要付出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也需要足够的坚定动力。我想了想,最终自己没有通过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备考动力不足,一开始就没有明确的规划,只是随波逐流地“卷”,临到考前有压力了赶快学一下。二是对自己过分自信,高估了自己的知识储备,低估了考试难度,实话说考过的那三门我也几乎没怎么做过习题练习,只是“临阵磨枪”,考前做了三四套综合卷,但不是所有科目都可以这样通过。
而放弃的原因归根结底则是——通过这个考试能给我带来的边际贡献很小。同样的一张证书对每个人的意义不同,对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点的意义也不同。在顺利通过的状态下,两年后这张证书能给我带来什么呢?它会让我的生活变成我更期望的样子吗?答案并不是。
这样一个答案也侧面印证了六年前我的备考动力不足,因为我根本就不想走上这条路。但我也并不后悔这些年来的备考,学习总会有收获。没有当时的积淀,可能也不会有现在的工作,更不会有现在的我。
当时毕业找工作时,有一次面试经历让人印象深刻。那是一家知名旅游公司的一个做行业分析或投资相关的岗位,介绍里说有京户指标。初次见面不是很正式,是一位小姐姐和我先做简单的沟通。聊完可能觉得我和岗位不太匹配,最后好心说了句:“找工作不能非卡着户口指标。”她有她的道理,我也有我的生存法则。
我觉得我们很难给别人做什么人生指导,每个人的境遇不同,可能只有身临其境才能体会。说一个饥寒交迫的人没有骨气或者一个农村孩子没有远大理想,这又何异于“胡不食肉糜”呢?对于大部分人,只有满足了基本需求,才会生发出更高级的追求。有了经济保障,才谈得上追求初心和梦想。而随着物质水平的不断丰富,个人的追求也会呈现出变化。
上初中时,我对于未来的设想是赚足够多的钱,然后等到退休时再任性追求自己喜欢的写作。那时候似乎便能感受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深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按部就班地学习考试工作,直至今日。关于写作,断断续续虽未放弃,但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远远不够。
我没想到的是,人生的转折点来得如此之快,自己的思想境界也上了一个台阶。得益于身边人的帮助,我的梦想提前30年实现了。虽然我现在并没有什么钱,但未来物质进一步改善带来的边际效应已经小于精神世界的收获,所以更想去做一些自己认为有意义、有价值,能从中收获快乐和满足的事情。
青春期时读席慕蓉的诗集,她在序(或者跋)里提到非常感谢自己的先生为她提供了可以尽情写诗作画的条件,就像一艘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行驶的坚固轮船。当时不太能理解,只是觉得那个比喻很生动,长大后才真正感同身受。前几天偶然看到一句话:“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但不是每个人都有幸福的权利。”当幸福来临时,请倍加珍惜。
踌躇满志的少年们都曾有过美好的理想与一腔热血,但步入社会后发现事与愿违,不得不在现实面前低头折腰,变成那个令人讨厌的自己。真善美是世界,假恶丑也是世界;梦想真实存在,衣食住行也不可或缺,世事从来如此,摆在个人面前的——是态度和选择。诗情画意并非一定要归隐田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而可以把人间烟火活出诗意“大隐隐于市”。寻求平衡和统一,是流传千年的东方智慧。
可以放弃考试,但不能放弃学习。不同于学生时代一门心思纯理论学习,工作后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利用理论知识尽自己所能解决问题、创造价值,这也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考不考CPA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在哪里耕耘,在哪里才会有收获。
更多企业管理资料,添加 微信:boc855 备注:企管!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uoyang58.com/978.html